寒露节气的由来与意义
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,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,即为寒露。寒露时节,天气逐渐转凉,露水增多,气温下降明显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古人认为,寒露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也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。寒露节的习俗
寒露节期间,各地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和讲究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寒露节习俗: 1. 赏菊:寒露时节,菊花盛开,赏菊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习俗。古人认为,菊花具有清雅高洁的品格,是秋季的象征。赏菊不仅可以陶冶情操,还能祈求健康长寿。 2. 吃寒露糕:寒露糕是寒露节的传统食品,由糯米粉、红枣、核桃等食材制成。糕体香甜,寓意着团圆和幸福。 3. 食芝麻糖:在寒露这一天,有些地方有食芝麻糖的习俗。芝麻糖具有补气养血、润肠通便的功效,是秋季养生的佳品。 4. 穿秋衣:寒露时节,气温逐渐降低,古人有“寒露脚不露”的说法,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,穿着适当的秋衣秋裤。 5. 赏月:寒露时节,月亮也逐渐圆满,赏月成为了一种雅事。古人认为,赏月可以陶冶情操,寄托思念之情。寒露节的讲究